-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期,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大数据战略,开启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新赛道,聚力数据要素多重价值挖掘,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相关战略部署、发展大数据产业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委建立大数据促进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聚力打造大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各领域大数据融合应用,培育发展大数...
-
工信部: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增长 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增长,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已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2%,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4%,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增长。 同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全年压减粗钢产量超过2000万吨,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增强。 今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也取得新成效,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工信部表示,当前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已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上述具体目标,并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方面,规模、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从规模上看,2016年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产品质量日益优化。 另一方面,应用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
-
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是制造大国和互联网大国,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内生动力。然而,一些企业囿于传统观念和路径依赖,对科技发展态势认识和理解不充分,甚至对新技术应用存在抵触情绪,缺乏转型动力;一些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初始投入、过程建设、后期维护等成本高以及可能带来的阵痛和风险,不敢率先探索;一些企业缺少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和路径,在方法、技术和人才方面也相对匮乏,导致转型乏力。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运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