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企业、进园区、进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今年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达到1.5亿次。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9.4万余家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2022年1月至6月新增注册企业3.3万余家。 “通过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实践,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已经由效率变革走向价值变革,由企业内走向产业链、价值链?!敝泄畔⑼ㄐ叛芯吭涸撼ぁ⒐ひ祷チ盗死硎鲁び嘞退担乇?..
-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利润总额降幅进一步收窄,研发费用增速稳中有落。 一、总体运行情况 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170亿元,同比增长0.1%。 利润总额降幅进一步收窄。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4%,增速较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45.4亿元,同比下降6.2%,降幅较1—5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 研发经费增速稳中有落。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388.7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1—5月份回落2.7个百分点。 二、分领域运行情况 (一)信息服务领域企业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包括新闻资讯、搜索、社交、游戏、音乐视频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5%,增速较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高出全行业整体增速8.4个百分点。 ?。ǘ┥罘窳煊蚱笠凳杖虢捣中绿?。上半年,以提供生活服务为主的平台企业(包括本地生活...
-
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 我国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发展数字经济,算力是重要支撑。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此前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各地加快出台支持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相关标准和制度不断完善,算力资源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5亿户;截至2021年底,全国在用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已超过450个,智算中心超过20个。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融入实体经济,算力向工业领域延伸拓展,激发了数据要素的创新活力。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冲击,大量制造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应用提升供应链稳定性。由亿邦...
-
工信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认定2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9月13日,工信部发布《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办法》还提出,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开展集群培育工作。 一是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集群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 二是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构建多层次集群创新平台,集成和开放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推动集群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创新合作机制,开展主导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共性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标准研制?! ?三是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加强集群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先进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搭建资源共享和管理平...